深圳大鵬古城也稱大鵬所城,是明代為了抗擊倭寇而設立的“大鵬守御千戶所城”,位于深圳大鵬半島,大鵬所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年),是明代為了抗擊倭寇而建立,用條石和青磚砌建的東、西、南三座城門至今仍巍然屹立,雄偉壯觀。城內有東西、南北向的街道各四條,古樸的清式建筑保存完好。大鵬所城一直是明清海防的軍事要塞,有著600多年抵抗外侮的歷史,在鴉片戰爭期間,抗擊英國侵略軍發揮了重要作用。鴉片戰爭時抗英名將廣東水師提督賴恩爵的“振威將軍第”和福建水師提督劉啟龍的“將軍第”規模宏大,氣勢不凡。此外還有縣丞署、關帝廟、候王廟、趙公祠等。
大鵬所城主要格局、街道及建筑至今保存相當完整。體現城外觀的部分城墻及東、南兩城門保存完好,城內現存有趙公祠、天后廟、華光廟、候王廟和十余座清代將軍府第以及一批清代民居房,其中尤以賴恩爵的“振威將軍第”保存最為完整和突出,大鵬古城可進行團隊拓展培訓活動、團建建設活動、定向寶類團建活動,手機定向尋寶、親子定向尋寶 等 。